“為了一個館,奔赴一座城”。近兩年,文旅市場“文博風”勁吹,人們出游的腳步不再局限于名山大川,博物館、古跡遺址成為越來越多人心之所往。
11月12日,備受矚目的陶寺遺址博物館在臨汾市襄汾縣正式開館。這座依托陶寺文化建設的專題性遺址博物館,穿越四千多年的時光驚艷而來,展現(xiàn)“最初中國”的模樣。
這是中國考古和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史上的一件大事,更是新時代中華文明歷史研究不斷引向深入、大遺址保護持續(xù)高質量發(fā)展的重要縮影。
歷時46年考古發(fā)掘,5500余件文物重見天日;歷經(jīng)3年籌備建設,230件(套)珍貴文物集中亮相……正如廣大網(wǎng)友所言,來山西的理由因此再添濃重一筆。
博物館連接過去、現(xiàn)在、未來,是看得見的民族精氣神,是摸得到的文明根與脈。山西歷史文化底蘊豐厚,文化遺產燦若星河,散落在各地大大小小的博物館,如同一座座歷史與文化的寶庫,娓娓講述著這片厚土的古韻今輝。
在山西博物院,與鳥尊對望,與鸮卣合拍;
在晉祠博物館,一睹中國現(xiàn)存最早皇家園林的氣勢;
在太原北齊壁畫博物館,沉浸式領略千年壁畫的華彩;
……
讓文物說話,讓歷史說話,讓文化說話,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。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,在“博物館熱”的新潮中,各地都在積極解鎖厚重歷史的新表達,創(chuàng)意文化的新載體。讓“文博風”吹得更猛烈些吧!一起出發(fā)向山西,開啟一場與博物館的奇妙之旅。你一定驚嘆:寶藏山西,人間值得?。ㄅ岱曳遥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