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辦事宜貴精神果斷,存心總要正大光明?!?/strong>
姓名:喬應甲
生卒年:1559—1627年
字:汝俊
號:儆我
祖籍:山西猗氏(現(xiàn)山西臨猗張嵩村)
朝代:明朝
職業(yè):四川道監(jiān)察御史、太常寺少卿等
業(yè)績:“鐵面御史”
上疏直言,為民除害
喬應甲在為官生涯中,經(jīng)他之手,懲治了很多貪官污吏,也行了很多令百姓感激不已的善事。他初涉仕途,看到京城騷亂不堪、貪腐橫行,他就大膽向萬歷皇帝上疏。萬歷皇帝看后非常震驚,下令嚴肅治理,京城社會秩序才得到安定。有一次,喬應甲往返京城,路過平定州,看到災害之年,老百姓因饑餓而賣子賣妻,便慷慨解囊,捐資賑災,救活婦女兒童1400余人。
嫉惡如仇,鐵面無私
喬應甲的一生,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嫉惡如仇,他從愛民為民的本心出發(fā),本能地與那些貪官污吏堅持斗爭,他們既有民間的財主和鄉(xiāng)紳,也有朝中的官員,甚至還有皇親國戚,但喬應甲不管這些惡人有多高的官位或多大的權勢,只要他們欺壓百姓,就要和他們斗爭到底。他鐵面無私的事跡,被后人一代又一代地傳頌,可見公道自在人心。
清白廉潔,頗有文名
喬應甲嚴兩袖清風,拒收賄賂,他高尚的人格和杰出的才干,不僅得到了百姓的稱頌,連闖王李自成也敬稱他為“清白吏”。喬應甲不僅是一位清官,還頗有文名。他一邊為官,一邊為學問,一生著作頗豐。尤其是他的楹聯(lián)巨著《半九亭集》八卷,其中有數(shù)百副廉政類型的警聯(lián),這是他對于后世官員的警訓和忠告,也是他饋贈的一份寶貴政治遺產(chǎn)。
策劃:黃河新聞網(wǎng)采編中心
文字整理:胡娜
圖片設計:李佳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