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在山西省朔州市桑干河水稻種植基地,綠油油的水稻長勢喜人,微風拂過稻浪翻滾,煥發(fā)勃勃生機。近年來,朔州市加大對桑干河的治理力度,如今水稻在這里安了家,昔日鹽堿地變成了米糧川。
據(jù)了解,鹽堿地是極為重要的后備耕地資源,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,對于提高農業(yè)產出具有重要作用。在地方政府的政策帶動下,桑干河畔的居民多年來持續(xù)平整、改良鹽堿地,積極引進種植耐鹽堿水稻品種,終于讓“沉睡”的鹽堿地變成了生機勃勃的良田。(記者 任重)